站名:魯凱重建關懷站
負責人:陳松得牧師 Pelenge
連絡電話:08-770-5391

地點:91245屏東縣內埔鄉龍潭村龍德路80號3樓

台東重建關懷站
排灣重建關懷站
鄒族重建關懷站
南布重建關懷站
部落重建關懷站
屏重建關懷站
推文: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
點閱次數:1523
字級調整:
上一則 | 下一則
2012/10/3
魯凱重建站:霧台鄉魯凱族青年「尋找一條回家的路」成果報告



   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魯凱重建關懷站

指導單位:行政院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、屏東縣政府原民處、
     屏東縣霧台鄉公所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八八水災救援重建中心
主辦單位: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產業協會
協辦單位: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青年會、霧台村青年會、
     佳暮村青年會、大武村青年會、阿禮村青年會、
     吉露村青年會、神山社區青年會、伊拉社區青年會
執行日期:2012年9月1日~9月2日(星期六~日)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莫拉克水災

農業復耕計劃及心靈關懷計劃

霧台鄉魯凱族青年『尋找一條回家的路』成果報告

活動
名稱
霧台鄉魯凱族青年
『尋找一條回家的路』
日期及時間 2012年09月1~2日
(星期六、日)
活動負責人 王月美
活動
地點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(禮納里永久屋) 活動對象 屏東縣霧台鄉部落青年
參與人數 約130人
活動
紀錄

壹、 前言前言
  八八風災後,族人面臨搬遷和環境變化重後的適應課題,涉及族人對新居住地認同及心靈重建重要工作。災後重建是條漫長的回「家」路,「家」是一個含意深遠的概念,包括了興建中的新家園,也涵蓋了深藏山林自然中的部落歷史記憶和文化地景。當部落遷移,遠離原本部落認同的家園和傳統領域,青年族人也隨著拔地而起。
為積極培育部落青年,期盼藉由本活動,讓參與的各部落青年能彼此互動,提升對於部落發展的使命感,建立青年族人的尊嚴與自信,肩負起心靈重建工作延續,展現祖先珍貴的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,促進對新居住地的認同感,讓青年族人了解新居住地與原鄉未來的發展,以便激盪出青年族人朋友對政府施政的建議與想法,強化青年族人災後重建根留部落的決心以及共同關心。本計劃將立基在災後心靈重建觀點,透過人與人、人與社會、人與土地、人與自然關係之重構,勾勒出跨部落共識與族群延續的萬代生機,從而建立魯凱族青年的尊嚴與自信,展現祖先珍貴的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,促進魯凱族部落社群的文化再生和重建。

貳、計畫目標:

 一、建立青年族人的尊嚴與自信,肩負起心靈重建工作延續,
   展現祖先珍貴的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,促進對新居住地
   的認同感。
 二、讓青年族人了解新居住地與原鄉未來的發展,以便激盪
   出青年族人朋友對政府施政的建議與想法,強化青年族
   人災後重建根留部落的決心以及共同關心。

參、計畫內容:
  本鄉在八八風災中受創,造成本鄉3部落1社區(好茶、阿禮、佳暮、伊拉)鄉民必須離開部落(家),政府也協助鄉民取得土地於瑪家農場及長治百合與民間單位(世界展望會)合作建立永久屋供災民永久居住,也為部落的未來帶來許多希望。但在文化保存與流失的問題,正是我們應面對的重要課題,希望透過這次的計畫,階段性的尋找出一條回來的路,建立青年族人的尊嚴與自信,肩負起心靈重建工作延續,展現祖先珍貴的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,促進對新居住地的認同感將凝聚青年族人的心,傳承出對土地的尊敬、對大自然的愛、對祖先的懷念。

肆、活動內容及流程:

91()

第一天

92()

第二天

07:3008:00

起床 盥洗

08:0009:00

原味早餐

09:0010:00

快樂報到/分組

主日崇拜

10:0010:50

禮納里永久屋

(文化語彙導覽)

11:0011:50

災後心靈重建課程

新家園的認同感

12:0013:00

(中 餐)午 休

13:1014:00

青 年 論 壇

盤點青春:我是誰?從哪裡來?往哪裡去?

傳統文化技藝

1.傳統射箭

2.小米負重接力

3.男子150kg負重

4.盪鞦韆

5.爬繩奪百合

6.頒獎

7.聯歡舞

14:1015:00

原來我們那麼近

(分齡討論)

15:1016:50

部落露天電影院

(紀錄片)

17:3018:30

魯凱美食

(晚餐)

19:0022:00

魯凱文化之夜

(晚會)

22:30

盥 洗 就 寢

快樂歸賦


伍、預期效益:
 一、藉由活動計劃引發青年對災後(心靈、文化)重建工作,
   能共同扛起具使命意義的工作,在新居住地上延續樂觀
   信心的生活態度。
 二、促進青年族人對新家園發展出具有調適能力的文化特色,
   讓青年族人在災後心靈重建過程中討論文化與生活適應
   的議題,而從此過程中,創造打造部落新家園的共同記憶
   、增加在新家園的認同感。
 三、凝結青年族人部落意識,創作部落象徵、部落慶典,尋求
   共同文化,藉由密切且活潑的活動及情感交流,促進部落
   青年落實生活。

活動
成果
一、活動參與人數遠遠超過預期人數,達130人左右,使活動進行更熱落更有意義。
二、藉此活動團結青年為部落付出,共同扛起對部落的使命工作,使部落耆老長者甚感欣慰,並樂觀支持這類活動的交流。
三、活動中增加文化技藝之競賽,如射箭、負重接力、爬繩奪百合及盪鞦韆等傳統文化競賽,使青年對文化之認同感更具深刻。

活動照片

魯凱族傳統工法講解及施作課程
文化技藝-傳統射箭
文化技藝-小米負重接力
文化技藝-爬繩奪百合
文化技藝-盪鞦韆
晚會開幕-壯年、青年、青少年鳴槍 頒發青年幹部聘書
現任壯年、青年、青少年會長 晚會表演-小魯凱樂團
青年著盛裝持聖火繞行部落進場
薪火相傳
施放狼煙 男青年-勇士舞
女青年-百合花之舞
全體青年聯歡舞
青年幹部與頭目合照


資料提供單位:魯凱重建站

 

推文: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
魯凱重建關懷站  91245屏東縣內埔鄉龍潭村龍德路80號3樓 電話:08-770-5391
  Copyright © 2010 www.pct.org.tw   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.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  
魯凱重建關懷站回重建中心首頁